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35章军改会议

后殿中在座之人明显分为了两派,随着支持军改者渐渐增多,贾似道一派中也有人开始犹豫,纷纷将眼神挪到贾似道的脸上。()

有了四大战区制置使的支持,军改的支持声音明显占了上风。枪杆子里出政权,这是永恒的真理,四大制置使手里掌握的兵力加在一起已经超过了二十万,是临安禁军的三到四倍。

我见火候已到:“各位爱卿,关于军改是否之事就无需再议了,这是朕的既定方针,不管是持同意还是反对的意见,都请各位将思路转到如何进行军改上來。接下來,朕來说说对于未來我朝军队的设想。”

既然军改已成事实,大家也就树起耳朵,仔细地听我讲述起未來的设想。相权一党见贾似道漠然而坐,沉默不语,也自顾自地听了起來。

当然,一脸怒色又显麻木的贾似道可能是个唯一的例外。

“朕首先将朕对于现在局势的看法告诉大家。各位,你们都该清楚,我朝面临的主要敌人就是北方蒙古,其余如南方的南越,真腊(今柬埔寨),暹罗(今泰国北部)等国皆不足以对我朝造成危害。自蒙古吞并大理后,我朝实已陷入两面受敌之势,正面的江淮防线自是不用提,人人皆知,另外,蒙古人还可以通过大理之地进攻我朝的广南西路及川中诸地,一旦广南西路失守,蒙古骑军便可从南往北攻击我朝腹地,而其间再无大江天险可守。”

陆秀夫道:“事实的确如此。”

我点点头:“宋蒙之战无可避免,一山不容二虎,不是他死就是我亡,这是一个生死之局。对于这场战争的展望,朕分为三步來看,首先是从现在起到1267年底,这是我朝的准备阶段,也是蒙古忽必烈的准备阶段,这期间,双方都会以积蓄力量为主,无论是军力还是财力,要为以后的战争做好准备;第二步是从1267年底到1268年底,大约有一年的时间,这是相持阶段,在这段时间里,我朝主守,需要依托城池,护住我朝之疆土,并在防御战中尽量多消耗掉蒙古军队的有生力量。第三步就该是我朝大举反攻了,届时,我朝军队将会兵分数路,北伐中原,一举收复我朝失去的大好山河。”

我几乎沒有停顿,继续言道:“因此,对于本次军改,朕的初步打算如下。首先,朕会将目前我朝陆军的三十多万人马重新整编,变为六大战区,并在三年内将陆军人数扩充至五十万。这六大战区中,除了现有的四大战区外,朕会新增广南战区,其目的是防止蒙古人从西南面的大理发动进攻,另外一个战区就是作为机动的临安战区,其目的是为将來的北伐做准备,也就是说,临安战区的将士会以进攻为主。(.cOM)广南,临安两大战区的兵源就是來自现有的禁军,同时朕会解散禁军编制。今后,我大宋的军队再无边军,禁军,厢军之分,我朝的正规军就只有大宋皇家军这唯一的编制,陆军就叫做大宋皇家陆军,水师则称作大宋皇家水师。”

大宋皇家,我一直在强调皇权。这个时代本该就是皇权时代,什么相权,后权都应当是皇权的附属物或者根本就不该存在的。我代表的这个皇权,是具有八百年后的现代意识的皇权。

贾似道心中默默念道:“來了,赵禥小儿终于动手了。”

范文焕也知道禁军是相权一派的根本,急忙奏道:“陛下,一旦解散禁军就会面临拱卫临安的将士数量严重不足,请陛下三思。”

我当然清楚范文焕的真实想法:“范爱卿,这点朕想过,如果蒙古骑兵洞穿四大战区,直接攻到了朕的行在所,临安无险可守,那朕这个皇帝也就不要做了。朕想,这要问问前线的四位制置使,你们愿意看到蒙古军队兵临临安城下吗?”

“臣等誓死守卫边土,决不让蒙古军队一兵一卒进入我朝领地。”

“好,有各位的保证,朕就可以放心将自己的后背交与各位爱卿了。”

“陛下尽管放心,臣等决不负陛下厚望。”

我哈哈一笑,看了看四位制置使,继续道:“第二,朕会成立御林军,建制在一万人,这一万人马的御林军会担负起拱卫临安的重任,朕还会亲自统帅这支部队。御林军的兵源一半來自现在的禁军,一半重新招募。第三,朕会扩大军务院的编制,军务院院士暂时由陆秀夫,李北洋,范文焕,范文虎及四位制置使担任,其作用一是充当朕的军事参事,二是充当朕与枢密院,兵部及各大战区的联络人。在沒有任命军务院院长之前,由陆秀夫担任军务院秘书,暂时负责军务院的事务。第四,各大战区的将士除了要继续进行原有的城防训练外,还要开始进行攻击型项目的训练,同时,各地组建特别行动队伍,潜入敌占区,展开敌后武装斗争。第五,朕在临安会成立一所军事大学,专门培养我朝的各级将领。最后一点,在我军的建制中,自都一级起,增加参事,自营一级起,增加细作所。以上六点是朕的初步设想,大家就此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李庭芝道:“陛下,臣有本奏。”

“恩,李爱卿,请说。”

“陛下,臣建议针对我朝军队的编制,进行按序编排。”

“何意?李爱卿,说明白点。”

“陛下,今后我朝只有大宋皇家军的编制,臣的意思是,每支部队都要有属于自己的番号。比如,我朝陆军人数有三十多万人,分为近三十个厢,那么对应的就是从第一厢到第三十厢。”

“朕听明白了,比如你扬州军治下的某一都,全称就可叫做大宋皇家陆军第几厢第几军第几营第几都,是这样吧?”

“陛下圣明,臣正是此意。”

李庭芝的建议倒是和后世军队的编制一样,我不加思索道:“恩,此法可行,准奏。”

陆秀夫接着奏道:“陛下,自古以來,费莫大于养兵,但兵力过少不行,臣研究过我朝自太祖以來的募兵制,仁宗时期,大臣苏轼曾提出采用义务兵制,三十以下男子可以招募为军,服役十年则可退役,臣以为此法可行。”


页面连接:http://www.banqian6.com/book_0_zdgat/yzwyxdct.html

恋老小说网 桃花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鲤鱼乡棉花糖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