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app2();

read2();唐辰和张煌言商议的,是让他假装买官,引蛇出洞的计划。

在明朝,当兵没什么战功可言,当官没什么政绩可评,所以官员的升迁,就全凭领导的好恶。

这就造成买官卖官、弄虚作假泛滥。

买官制度,不是明朝的特产。

从秦统一六国之后,就有了买官行为。

汉代司马相如的官职就是买来的。

明代的买官起于景泰元年。

最先是武官。

可以捐世袭武职,实售锦衣卫官职,这时,文官是不许捐的。

后来因为缺少马草,生员资格可以买售,可以进入国子监读书,拥有科举资格。

明末时期,买官现象频发,难以控制。

越好的差事价格自然越高,一些要做官的人就去借“京债”。

京债是专门给那些买官、行贿的人准备的。

这种借贷,借款金额大,经手人多,扣除的手续费也很高,到手可能只有一半。

而且,它的利息非常高,是本金的数倍。

不仅如此,买官的人一旦买到了官位,催债的人马上就会在家门口堵着,强逼着对方将利息提高,好似威胁勒索一般。

于是,当时许多买到官的人还不出债务,就开始挪用公款去抵私债。

更过分的是,那些债主们还会在借钱人任官的地区掠夺百姓的钱财,买官者不仅不敢管,有些甚至还帮着那帮人一起勒索百姓。

这种情况在京城此起彼伏,难以管控,不少百姓就开始闹民变。

明朝的言官历来都是专门监察腐败现象的,严格遵守制度,对朝中官员进行监督。

一直以来,贪官污吏都难逃言官的法眼。

但是到了明末,这个现象就被渐渐打破了,因为腐败的风气已经影响到言官了。

监察御史在对各地的官员进行监察的时候,会直接对他们进行敲诈,如果不给自己一点好处,就给你写一些罪名,到时候就后果自负。

如此一来,无论是贪官还是清官,都会给这群言官行贿,官场风气可想而知。

不过,虽然腐败现象已如此严重,但是作为官员还是不敢明着贪的,暗地里贪污才能贪得越多。

那些平日里看似忠诚廉洁的清官们,关起门来好好数数家中的银两,怕是比国库还要多。

这些地方官个个都有大宅大院,有田地几十万亩,家里还有几百名保镖,上千个仆人。

这些,只要稍稍留心,便能看出端倪。

但是,没有证据啊。

即便全京城的人都知道某某官员豪宅无数,田地无数,但你有什么证据能证明他贪污呢?

按照商量好的计划,张煌言私下将自己要买官的消息透漏给了一些相关的人员。

以他刑部员外郎张圭章之子的身份,加上他的财力,想买个大点的官做做,也没人会怀疑。

很快,便有鱼儿上钩了。

刑部侍郎——蔡奕琛。

两人约在了百花楼见面。

京城的百花楼,比苏州的装修得更豪华,布置也更好。

相对的,在唐辰的一番补充后,服务也多了不少。


页面连接:http://www.banqian6.com/book_0_xyxmc/myxwwtax.html

恋老小说网 桃花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书库网烟雨红尘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