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app2();

read2();清晨,大公鸡刚刚打过鸣,江盼籽早早的就爬了起来。

今天是陈贵兰和王奶奶约定好报名的时间。

陈贵兰给江盼籽扎了两个小辫子,换了身新衣裳。

娘家舅舅昨天来过了,留下一身衣裳和个布片包着的东西就走了。

他来的时候陈贵兰都不在家,刚好卡在她做工的时候过来,放下东西就走了。

江盼籽留他吃饭,他也婉拒了,只是反复叮嘱她,布包要放好,不要被别人拿走了,回来就交给妈妈。

陈贵兰下了工回家,江盼籽就把布包给她,她打开一看,布包里整整齐齐的放了十张一元。

要知道那可是八十年代,在八十年代的时候,人们的收入普遍在十块钱至四十块钱之间,像陈贵兰辛辛苦苦干一个月的活,也才只有二十块钱。

八十年代的时候,维持基本的家庭生活普遍是十几二十几块钱,一斤猪肉的价格还不到一元,像江盼籽活着的时候猪肉价格逼近三十元一斤了,也就是说,同样是买五斤猪肉,八十年代的时候,只需要五元,而二十一世纪需要一百五十元。

也就是这十张一块抵了陈贵兰半个月的工资。

布包中还包了一张纸条,寥寥几笔:给妮儿读书用,哥的一点心意。

陈贵兰的哥哥陈伟平上到初中就不念了,家中有两个幼妹和一个在襁褓的小弟要养,实在是负担不起学费。

再加上那个时候是按照人头来分田地,家里有六块地,可弟弟妹妹都还小,地多爸妈种不过来。

所以陈伟平选择了退学,回家种地供弟弟妹妹读书,也是因为这样拖到三十岁还没有结婚。

那个时候的农村虽然有宣传计划生育这个概念,但是还是拦不住养儿防老的愚念。

一家少说都是三个孩子,要么姐姐带弟弟,要么就哥哥带妹妹。

农村一句土话:一个孩子也是带,两个孩子也是带,还不如多生几个一起带大好。

但也导致重男轻女这个现象非常严重,家家户户都追求多子多福,再后来我国的男女性别比失衡严重,在农村地区性别比失衡导致的问题尤为明显。

他们没有读过书也没有文化,认为女性的价值只有结婚生子,养女儿最后也是要嫁去别人家,所以都不培养女儿读书,养到十五六岁就定了亲,换一笔彩礼回来,在给儿子定亲。

陈贵兰把布包收好放进壁橱带锁的箱子里,这是哥的一点心意,她不能动。

她也知道陈伟平的日子也不好过,妻子刚生了小女儿,父亲母亲都有高血压,年纪大了得靠吃药维持,这就是每个月一笔不小的开支。

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晓得了她要送妮儿上学,他们家两个小孩要辛苦些,自己就一个妮儿,就算榨干自己这一身血,也得供她读书。

她不会再生育了,她只会好好养育妮儿这一个孩子,让她享受到全部的爱。

把钱放好,陈贵兰给江盼籽洗了个脸,涂了点香香,打扮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这样子也能给老师个好印象。

“贵兰,收拾好了吗?咱们该出发了。”隔壁院子的王奶奶吆喝着。

“妮儿,咱们走吧。”

牵着陈贵兰的手,一蹦一跳的,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这话真是说的没错。


页面连接:http://www.banqian6.com/book_0_txgxx/twxzymyy.html

恋老小说网 桃花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正点小说网同人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